SAS中文论坛

标题: 关于国内商业银行目前风险管理的若干现状 [打印本页]

作者: shiyiming    时间: 2012-4-22 11:15
标题: 关于国内商业银行目前风险管理的若干现状
From Wensui's blog on Sina

<p>(一位朋友作为国内银行业资深经理人对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看法和思考)</P>
<p>&nbsp;</P>
<p>
一是管理理念落后。由于国内主流商业银行实际在3-5年前才真正改革和上市,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前台业务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难于把风险管理和利润创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时还会将风险管理视为业务发展的障碍。</P>
<p>&nbsp;</P>
<p>
二是缺乏制度支撑。比如,我们的分支机构平衡计分卡考核中,利润、业务发展、客户发展等构面权重较高,风险管理指标单一(通常是不良贷款率)且权重低微。而解决不良贷款率通常是靠做大贷款基数来解决。</P>
<p>&nbsp;</P>
<p>
三是组织架构不全。以市场风险管理为例,目前仅少数大型商业银行建立了相对独立的部门专司市场风险管理,但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这一职能内置在承担风险的经营部门(如资金部或金融市场部),内控力度仍显不足。</P>
<p>&nbsp;</P>
<p>
四是缺乏专业人才。商业银行仍普遍缺乏利率、汇率、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尤其综合型风险管理人才。从经验看,导致金融危机的各种风险是相互关联并且可能相互转化的,金融产品越复杂,其风险特征越多样化,非单一的风险管控人才所能应对。</P>
<p>&nbsp;</P>
<p>
五是缺乏系统和工具。国外的主流商业银行之所以能驾驭高杠杆率的运作,关键是其系统和数据库能及时报告、捕获和反馈全行各业务板块的风险数据,高管层通过系统产生的报表可以自动获得决策所需信息。与其“数据驱动”相比,国内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是“管理驱动”,风险可量化程度低,先进的报表开发工具、数据挖掘和优化工具非常欠缺。风险管理计分卡、业务仪表板基本少有应用。</P>
<p>&nbsp;</P>
<p>
六是数据储备不足且质量不高。国内商业银行各类数据大多储存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使得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和整合的工作非常困难,金融产品的定价估值就更缺乏基础。如果要执行巴Ⅲ的话,我们在完善压力测试数据质量、优化情景设置和测试结果应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P>
<p>&nbsp;</P>
<p>
总而言之,我门在风险管理的理念认知提高、制度体系完善、管理流程理顺和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弥补差距还有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需要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nbsp;</P>




欢迎光临 SAS中文论坛 (http://www.mysas.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